GYMBOREE 健寶園----風行世界 0~5歲幼兒早期教育第一品牌 Gymboree健寶園,是全球0-5歲幼兒早期教育的第一品牌,於1976年成立,目前,在美國、英國、瑞士、挪威、加拿大、台灣、韓國、中國大陸等全世界52個國家,成立了超過1000個教育中心,全球每天有超過3萬戶家庭正享受到Gymboree健寶園的專業教育。 健寶園豐富具學習益處的歡樂活動、專業幼教訓練的活動指導員以及特殊設計兼具安全的教育器材,創造了一個可以促進孩子感覺動作、認知和社會性發展的環境,更由於家長的參與,讓活動的樂趣和學習從不間斷! www.gymboree.com.tw
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
奧地利小學生要學習的25件事!!
爸比媽咪~想要培養寶貝具備甚麼樣的能力呢?參考一下奧地利的小學生要學習的25件事唷:
什麼是上學最重要的事?奧地利新聞報(Die Presse)日前提出了25件小學生應該要學習的事,除了基本的書寫、語文與算數能力,也提醒小學生,如今班上同學可能是難民的小孩,如何與不同文化、價值觀的同學相處,是當今一門重要的學習。
奧地利小朋友上學後應學會下列的25件事:
1.認知每個人都不一樣,每個人能力都不同。
有些人在某些事上比自己要強,而自己在某些領域比別人好。要能調整心態,學習自知之明。
2.學習英語。不少小學生在小學畢業 (10歲) 時已經能很流利地聽、說英語。
3.要會算帳。小朋友們仍然要會算數,並算到幾百萬。
4.學習上網。時代不同了,禁止孩子們上網是行不通的。要讓小學生們自己能認識上網技巧,以及網路上的各種危險,使網路成為有用的生活工具。
5.世界觀。小學生應該瞭解自己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,從自己的家、城市、國家、擴展到地球、太陽系至宇宙。
6.社交能力。除非是讀了某種貴族私立學校,要不然孩子們在小學應該學習到如何與不同背景、不同理念、不同價值觀的同學相處。特別目前在奧地利平均每6個班級中就有1個班上有難民的小孩,這是很好的人生學習。
7.小心謹慎並有紀律。無論在家裡是不是公主或王子,在學校都要學習自我管理,對自己的事情與物品負責任,就由管理文具與書本開始。
8.學習書寫標準化的字體。除了拉丁字母的印刷體外,也要學習「奧地利學校標準手寫體」,雖然長大後,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書寫自己的字體。在電腦鍵盤的時代,用手寫字仍然是大腦良好發展的重要因素。
9.學習團體生活,成為班上合群的一分子。雖然個人的自我很重要,但也還是要具備主動在團體中合作的能力。
10.問候他人。為什麼小朋友普遍不喜歡問候別人,至今仍然是個謎。
11.環保意識。進入小學後,最先學到的事情之一就是要保護地球,就從垃圾處理開始。許多孩子們上小學後就開始擔心地球被破壞、害怕生活環境的毀滅,令家長印象深刻。
12.認識自己生活的城市。透過各種參觀活動瞭解城市的美麗與危險,學習如何在城市中安全地活動。
13.對大小與尺寸產生概念。學習度量衡的單位、測量的技術。
14.對閱讀產生興趣。
15.基本的性知識。讓孩子們知道,自己是如何生出來的。至於性教育在小學階段要教到多詳細,仍有許多爭議。
16.手工藝。這可能是小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了。小朋友們學習如何織地毯、做相框……發揮想像力,獲得操作各類工具的能力。
17.瞭解自己的成長史。特別是有不幸童年的孩子 (例如難民的孩子),在學校會得到輔導,正視痛苦的經驗,正向面對人生。其他的同學也藉此學習認知,和平與幸福不是理所當然的。
18.學習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19.重視自己的一些想法。當孩子們對國家、社會與文化有些想法時,大人們要順勢輔導,讓孩子們有自信心。
20.認識自己的極限。自己想像能夠與小鳥一同飛翔的日子過去了。
21.運動與體力。現代的孩子活動得愈來愈少了。
22.記憶與背公式。雖然死背不是正確的學習方式,但背頌文字或如九九乘法表等數學公式仍然是有一定的必要的。
23.在學習中找到快樂,為未來的競爭做準備。
24.創作。孩子們都有想像力,在學習閱讀與書寫文字的同時,與自己的想像結合,寫出自己的小說。
25.在眾人面前演說的能力。
(資料來源:網路)
16.手工藝。這可能是小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了。小朋友們學習如何織地毯、做相框……發揮想像力,獲得操作各類工具的能力。
17.瞭解自己的成長史。特別是有不幸童年的孩子 (例如難民的孩子),在學校會得到輔導,正視痛苦的經驗,正向面對人生。其他的同學也藉此學習認知,和平與幸福不是理所當然的。
18.學習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19.重視自己的一些想法。當孩子們對國家、社會與文化有些想法時,大人們要順勢輔導,讓孩子們有自信心。
20.認識自己的極限。自己想像能夠與小鳥一同飛翔的日子過去了。
21.運動與體力。現代的孩子活動得愈來愈少了。
22.記憶與背公式。雖然死背不是正確的學習方式,但背頌文字或如九九乘法表等數學公式仍然是有一定的必要的。
23.在學習中找到快樂,為未來的競爭做準備。
24.創作。孩子們都有想像力,在學習閱讀與書寫文字的同時,與自己的想像結合,寫出自己的小說。
25.在眾人面前演說的能力。
(資料來源:網路)
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
2015健寶園春季寶寶爬行大賽
2015健寶園春季寶寶爬行比賽來囉!!!!!
舉辦場次:
台北 (敦北、和平、內湖、天母教育中心)
新北 (板橋教育中心)
桃園 (桃園教育中心)
台中 (中港教育中心)
高雄 (大統教育中心)
⇨活動網址:http://www.gym-race.com.tw/crawler/index.asp
《 寶 寶 爬 行 好 處 多 》 | |
|
舉辦場次:
台北 (敦北、和平、內湖、天母教育中心)
新北 (板橋教育中心)
桃園 (桃園教育中心)
台中 (中港教育中心)
高雄 (大統教育中心)
⇨活動網址:http://www.gym-race.com.tw/crawler/index.asp
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
寶寶洗頭:嬰幼兒洗髮注意事項
導讀:很多寶寶都不願意洗頭,又哭又鬧,由於嬰兒身體很軟,家長最擔心的是寶寶頭頸部發育沒有完成,非常嬌嫩,在寶寶不配合的情況下,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寶寶洗頭。關於幫嬰幼兒洗髮注意事項,下面一起來關心。
一、寶寶多大可以洗頭?
從寶寶出生起,你就應該給寶寶洗頭。稀釋後的沐浴液就可以代替洗髮露使用,到寶寶12-16周大之後,才改用嬰兒洗髮露來洗頭,每次洗1-2次就可以了。
二、嬰幼兒為何不喜歡洗頭
1、嬰兒期(0-1歲)
非常喜歡洗澡的嬰兒可能討厭洗頭,這也許是在他八九個月大的時候開始的。儘管你可能手很輕,並且採取一切預防措施以確保孩子不會害怕洗頭,可是你還是會發現一直到他上學的時候為止,給他洗頭都是個問題,所以很有必要從一開始就掌握正確的技巧。
2、幼兒期(1-3歲)
這時的孩子不喜歡洗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不喜歡讓水流過面頰。要想克服這種厭惡感,你得鼓勵孩子相信洗頭並不疼,而且水從臉上流過也不髒。另外一個使洗頭令人不快的問題是孩子長著那種細細的捲髮,頭髮都打了結,洗頭後梳理亂髮的時候會非常可怕。
三、給寶寶洗頭步驟及姿勢
1、寶寶躺在媽媽腿上
給小寶寶洗頭時,媽媽採用坐姿,讓寶寶的身體躺在媽媽的腿上,然後媽媽用手托住寶寶的頭,和寶寶呈面對面狀態。
2、寶寶用大浴巾包好
媽媽將盆放在兩腿間略高的位置,把寶寶用個大浴巾包好,一定要把寶寶的手包進去哦,這樣就可以防止寶寶在洗頭的時候亂動。
3、防止水流入耳道內
左手掌心托住寶寶頸部,指頭順勢托住頭,虎口會在寶寶頸部上方位置,然後拇指和中指將寶寶耳朵向內扣。防水流入寶寶耳道內。
4、先讓寶寶適應水溫
先用少許水輕輕地拍在寶寶的頭上,讓寶寶先適應一下水溫,然後再把頭髮弄濕; 將洗頭液抹在手掌上,然後在抹到寶寶的頭髮上,不要直接用洗頭液在寶寶的頭上擦;
5、清水洗淨立即擦乾
輕輕揉搓寶寶的頭髮,然後用清水洗淨,立即擦乾頭髮以免著涼。如果洗頭時不慎將水弄到了寶寶外耳廓裡面,就要用小棉籤輕輕拭乾。
三、給寶寶洗頭的注意事項
1、水溫保持37-38℃
水溫非常重要,大人或許並不在乎水溫,但是孩子不一樣,無論是過冷還是過熱,都會在刺激孩子的同時讓孩子厭惡洗頭,大人可以就水溫徵求孩子意見,或以自己體溫為參考。
2、洗髮水皮膚測試
選擇小兒洗髮水,成人用品過強的鹼性會破壞幼兒頭皮皮脂,造成頭皮乾燥發癢,縮短頭髮壽命,使頭髮枯黃。使用之前,先在寶寶皮膚上做個測試確保安全。
3、不宜指甲手指摳
洗頭時不宜用手指甲抓洗頭部,以免抓破寶寶嬌嫩的皮膚,勿用手指摳撓寶寶的頭皮。正確的方法是用整個手掌,輕輕按摩頭皮。
4、頭皮上痂殼塗敷
如果寶寶頭皮上長了痂殼,不妨使用燒開後晾涼的植物油(最好是橄欖油,其次為花生油或菜油),塗敷薄薄的一層,再用溫水清洗,很容易除掉頭垢。
5、合理的洗髮次數
洗髮的次數,夏季1-2天一次為宜,冬春季3-4天一次。因為寶寶的皮膚嬌嫩,且頭髮正在發育中,如果洗的過勤會對寶寶的發質造成損害。
6、齒軟的梳子梳理
梳發梳理頭髮能刺激頭皮,促進頭髮生長。應選擇齒軟而呈鋸齒狀的梳子,以免傷及寶寶的頭髮與頭皮。
7、多跟寶寶說說話
無論給多大的寶寶洗頭都要注意適時給與寶寶感情安慰。在洗頭時讓寶寶的身體盡量靠近媽媽的胸部,較密切地與媽媽的上身接觸,寶寶的頭部也不要過分倒懸,稍微傾斜一點即可,洗頭同時,媽媽可以輕聲說幾句溫馨的話以安撫寶寶。
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
幼兒閱讀,怎麼開始?
- 文/賓靜蓀
-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閱讀老師,從零歲開始親子共讀,是培養孩子閱讀素養及興趣的重要關鍵。專家的十大提醒與建議,幫助父母輕鬆展開與孩子的閱讀時光…
閱讀對孩子終生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,但是父母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和寶寶共讀?
六○年代以來,愈來愈多心理學和閱讀發展的研究顯示,閱讀是一種從出生就開始發展的連續能力,因此,閱讀應該從孩子出生、甚至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,而不需要等到孩子識字以後。
初生嬰兒的閱讀,重點不在「聽懂」內容,而在於提供與書相連的整體氣氛和複製爸媽愛書的熱情。嬰兒透過聽故事、和爸媽的聲音互動,熟悉媽爸的聲音、音調高低和故事節奏;並且感受到被爸媽擁在懷裡的安全感和愛。
腦神經和學習相關的研究也證實,人的聲音、感官、環境等刺激,都會促進腦細胞的連結,有利學習。
美國華盛頓大學心智、腦和學習研究所的庫爾(Patricia Kuhl)博士指出,六個月的嬰兒腦部,已經可以將聽到的聲音歸類到母語環境的類別裡。在出生三年之內,透過從周遭世界獲得的經驗,以及和父母或其他照顧者的依附關係,嬰幼兒腦神經的連結速度更是驚人。如果這樣的連結在孩子日常生活中重複出現,就會形成腦部永久的軌跡。父母跟嬰幼兒的互動,就是在引導、支援這樣的學習過程。
尤其在語言學習方面更為直接。常對嬰幼兒說話(儘管剛開始時,幾乎像自言自語),是增進他們語言發展的最好方法。而圖畫書在這個面向上,提供了豐富和多元的說話內容。
從零歲開始的閱讀,除了有助於培養讀的習慣和興趣之外,還能培養「書本概念」。書怎麼翻、從哪裡開始翻、字從哪裡開始讀(由左至右還是從上到下、每頁開始的第一個字在哪裡)、什麼時候該翻頁,這些書本概念並非教出來的,必須經常翻書閱讀才會產生。
書本概念和兒童閱讀能力有關。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教授克雷(Marie Clay)研究指出,孩子從小養成翻書習慣,就養成了閱讀習慣。有了習慣,讀書的量和閱讀的時間自然愈長。
培養嬰幼兒的閱讀素養不是教孩子去讀書,而是為了做好日後閱讀的準備。過程中,父母可隨時進行跟閱讀相關的活動,透過遊戲、洗澡和睡前時間,創造出愉悅的經驗,讓孩子準備好去學閱讀。各種研究顯示,父母和孩子說話、共讀得愈頻繁,孩子學習和閱讀的準備就愈充分。
零到六歲的閱讀行為發展
零歲到一歲半(口手並用探索期)
嬰兒聽到人的聲音會有反應,而且很愛聽爸媽跟他們說話(通常會誇張音調和延長字尾)。幾個月大的嬰兒也會注意到且模仿臉部表情。從孩子出生,就應該開始跟他說話,聽他們發出的各種聲音,也去模仿他們發出的聲音。
和一歲以前的嬰兒共讀時,焦點應該放在嬰兒,而非書。主要是讓嬰兒將大人唸書的聲音和圖畫,與喜悅的感受連結起來。書對嬰兒來說,跟任何其他物品一樣,都要拿來探索一番。拍、打、抓、咬、丟、啃等行為,都是他們認識圖書的必經階段,大人不需要去加以糾正。
一歲以上的幼兒開始能走路,因此讓閱讀行為更富變化。他可以把書「搬來搬去」,以致好好坐著和大人一起共讀的興趣減低了,但這是正常現象,大人應該順著孩子的意願,不要堅持一定要唸完一本書。此外,他們也特別喜歡模仿書中人物或動物的肢體動作。
隨著手的動作的自由,撕書成為這個年齡層幼兒的特色。通常是想翻書卻不小心產生的。他們不僅訝異自己撕書的動作,也會對撕紙的聲音感到新奇,於是會想再複製同樣效果,想辦法撕起書來。父母必須體認到,撕書行為是孩子探索環境的一種方式,跟孩子的人格與品行無關,可以經由耐心教導而減低。
一歲半到三歲(語言爆發期)
語言發展在這個年齡層進入爆發期。十六個月大的時候,寶寶的語彙每天增加,因此共讀圖書最直接的影響,就是擴大孩子語彙的吸收和廣度。他會急於指認事物的名字,表現在閱讀上,就是命名方式閱讀,不斷指認書中的人或物,並且伴隨動作。因為對他們而言,動作和語言是一體的,都代表著意義。
儘管每個孩子發展進程略有不同,但到了兩歲時,孩子通常能一頁頁翻硬皮書,說出圖畫中的物件名稱,對熟悉的故事能加入幾個字去敘述,而且會假裝在唸書給絨毛玩具或娃娃聽。這個年齡的幼兒經常拿著一本書在家裡跑,大多就是好玩,或想聽故事了。
三歲時,孩子通常能記得熟悉故事裡的句子,或甚至講出故事的大部分。他們可能會假裝唸書給自己聽,並且學著翻紙書。如果父母跳過一個他熟悉故事裡的字句,或是用別的字句來取代,他們通常會大聲抗議。
三到六歲(識字期)
這個年齡層的兒童已經能夠了解別人的意思、遵守指示,清楚表達自己。他們不斷問問題,能連結過去的經驗,甚至自己可以押韻,歡聽故事。遊戲是他們的主要工作,他們喜歡玩象徵性的遊戲,或是角色扮演。
三到六歲孩子能聽較長的故事,堅持一定要自己翻頁。很多孩子已經可以背誦一些童謠,完整的唱幾首歌。看書裡的圖畫時,能指認一些基本的顏色和形狀。他們也喜歡「假裝」,可以演出熟悉的故事。甚至還會發現更多好玩的事,並且發明好笑的字和故事,然後對自己的幽默滿意得大笑。
這個年齡層的孩子也逐漸從看圖說故事,進入識字階段。他們逐漸認識形、音、義的對應,能將故事語言和句型,轉用到閱讀其他書上;同時也開始運用比喻。隨著識字能力的發展,孩子從對共讀的依賴,逐漸轉到自行閱讀。
「適齡」是挑選童書的重點
依據嬰幼兒閱讀行為發展階段的不同,選擇童書也有各自的重點。
零歲到一歲半
這個年齡層最適合看形狀簡單、色彩鮮明和高反差的圖畫書。因為這類圖畫能讓嬰幼兒容易懂得圖畫的意思。
韻律、節奏和重複性會吸引所有嬰兒和幼童。有關熟悉事物的簡單故事,以及熟悉事物的命名書都很適合。動物或交通工具類的書能提供父母模仿聲音的絕佳機會,而且可以讓寶寶一起模仿。
可以動手去移動或有質感、可觸摸的玩具書也會吸引寶寶。嬰幼兒通常將書視為玩具,挑選體積小、容易擦拭乾淨的硬紙板書(Board Book)比較好。
另外,流傳久遠的童謠,也是這個年齡層最好的選擇。
一歲半到三歲
童謠和硬紙板書還應該繼續,但是可以漸漸增加體積較大的硬皮書和紙本書。圖畫風格可以更多樣化,這個年齡層的孩子特別喜歡可以動手參與的立體書和玩具書。
故事能夠稍微複雜一些,如果有可預期的文字模式和語句,可以邀請寶寶一起說。押韻的文字還是很受歡迎。
孩子會想要參與閱讀,想要說出動物和顏色的名稱、模仿動物和車輛的聲響。他們甚至會學大人一個字一個字的「講」故事,不容許任何更改或錯誤。
三到六歲
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可能已經發展出自己的偏好。父母可以一方面重複閱讀孩子已經熟悉、非常喜愛的書,但同時也增加新的書單。故事情節比較複雜、圖畫比較有細節的繪本,都很適合此階段的孩子。他們花在討論一本書或看圖畫的時間,也可能比前兩個年齡層要多。
父母要有心理準備,可能會被要求不斷重複讀同一本書,而且一些比較有警覺性的小讀者,可能會要求逐字讀,不容許任何更改。這個年齡層的孩子也會假裝閱讀他們很熟悉的書,這反映了他們對書的認識,如何翻頁、如何展開故事。
親子共讀,從零歲開始
一九九二年,英國伯明罕民間機構、大學和圖書館等非營利組織,合作發動了「從零歲開始(bookstart)」運動,伯明罕的保健人員在為七到九個月的嬰兒做例行健康檢查時,都會送父母一包禮物袋,其中包含兩本免費童書、閱讀指南,以及圖書館的邀請函。
第一批獲得贈書的有三百個家庭。
伯明罕大學持續追蹤這三百名嬰兒的表現,結果發現,幾年後,獲贈童書的家庭無論是全家人對圖書的興趣、親子共讀的頻率、全家一起上圖書館的次數都增加了。這些孩子上小學後,基本學力測驗的成績也優於其他小孩,不但語文好,連算術能力都較佳。
後來英國便開始全面推廣,其他國家如日本、美國,也開始紛紛採用。
從零歲開始親子共讀,可奠定孩子一生的閱讀習慣、興趣與基礎。以下是專家提醒親子共讀時應注意的重點:
一、把閱讀放進孩子一天裡的不同時段。但很重要的是,每天固定一個時間,抱著孩子閱讀,由三分鐘、五分鐘開始,例如睡前的時間。閱讀時,不要有其他吵雜聲音去轉移寶寶的注意力。如果父母堅持下去,可以透過這睡前的共讀儀式,建立閱讀習慣。
二、隨身攜帶書,有機會、有空檔時就唸給孩子聽。
三、讓孩子有個固定放書的地方,便於他自己取得。
四、讀那些你自己覺得興奮,或孩子覺得興奮的書。孩子可能會要你重複唸很多次。
五、用帶著表情的聲調唸書。透過不同的語詞,可以想像並感受到所描述的現象不同。當書中角色改變時,也試著改變聲調。
六、除非情節需要,否則最好用中等速度讀,不要太快。孩子需要時間去消化那些字和故事。
七、隨時停下來和孩子討論、回答孩子的問題,或是停下來欣賞圖畫。
八、幼兒和學齡前孩童可以一邊動個不停,一邊還是在聽故事。如果他們的確享受這本書,讓他們邊聽邊玩。
九、讓孩子有主導權。如果孩子表現出不喜歡這本書、注意力不夠時,不一定要唸完,才能減低負面制約學習的效應。
十、出聲讀,形成親子互動平台。唸故事給孩子聽是分享,更是把內在、私自的「思考」外顯,孩子接受了故事,親子就有共同的知識,成為互動的平台。你的目標不是要教孩子去讀,而是共享讀書的樂趣。
如果不習慣大聲唸書給孩子聽,不用擔心,嬰兒和幼兒是你最完美的聽眾,他們急於想聽到你的聲音和看到你的臉。現在,請拋開所有的認知、方法,忘掉所有「目標」,選一本你自己最喜歡的繪本,把孩子抱在懷裡,用你的聲音和愛,帶孩子一起翱翔在書的美麗世界!
文章來源:http://info.babyhome.com.tw/info/child/bring-up/article/2303
文章來源:http://info.babyhome.com.tw/info/child/bring-up/article/2303
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
《開懷大笑》的六大驚人好處
常言道:「笑一笑,十年少」,西方諺語則認為:「開懷大笑是劑良藥」。 笑對健康的益處,得到了中西方醫學專家的普遍認可。
※笑,是人類天生的本領
“笑很簡單,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;笑也很複雜,蘊含著許多人們可能從來沒聽說過的學問。”
美國心理學家史蒂夫威爾遜是“世界歡笑旅行”組織的創始人,他對笑進行了多年研究,號召人們大笑。 同時,他還與同事一起發現了許多關於“笑”的科學趣聞。
笑能調動 53 塊肌肉。人的面部表情肌共有 44 塊,通過與血管,骨骼的配合,一共能做出5000 多個表情。 其中各種不同的笑就有 19 種,每一種笑都會動用不同的面部肌肉組合,有時可以調用 53 塊肌肉,有時則只用到 5 塊肌肉。
※人生下來就會笑
芬蘭科學家通過多項實驗和調查發現,人不需要學習就能發出笑聲,剛出生的寶寶就會在睡夢裡微笑。 但悲傷,煩惱等負面情緒,以及表達負面情緒的哭泣,則是通過親身體驗,在成長中慢慢學習來的。
※笑分為「兩類」
笑雖然有 19 種,但只歸為「兩類」:
“笑很簡單,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;笑也很複雜,蘊含著許多人們可能從來沒聽說過的學問。”
美國心理學家史蒂夫威爾遜是“世界歡笑旅行”組織的創始人,他對笑進行了多年研究,號召人們大笑。 同時,他還與同事一起發現了許多關於“笑”的科學趣聞。
笑能調動 53 塊肌肉。人的面部表情肌共有 44 塊,通過與血管,骨骼的配合,一共能做出5000 多個表情。 其中各種不同的笑就有 19 種,每一種笑都會動用不同的面部肌肉組合,有時可以調用 53 塊肌肉,有時則只用到 5 塊肌肉。
※人生下來就會笑
芬蘭科學家通過多項實驗和調查發現,人不需要學習就能發出笑聲,剛出生的寶寶就會在睡夢裡微笑。 但悲傷,煩惱等負面情緒,以及表達負面情緒的哭泣,則是通過親身體驗,在成長中慢慢學習來的。
※笑分為「兩類」
笑雖然有 19 種,但只歸為「兩類」:
(AA)一種是社交類的「禮貌性笑容」,調動的肌肉較少。
(BB)另一種是發自肺腑「由衷的笑」,牽涉兩頰的肌肉比較多。
笑比皺眉更容易。相對於皺眉來說,臉部露出笑容所調動的肌肉數量更少,用力也要小一些。既然綻放笑容如此簡單,何不少一些愁眉苦臉,多一些開心的笑呢?
笑比皺眉更容易。相對於皺眉來說,臉部露出笑容所調動的肌肉數量更少,用力也要小一些。既然綻放笑容如此簡單,何不少一些愁眉苦臉,多一些開心的笑呢?
※開懷大笑有「六大好處」
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教授邁克爾米勒稱,大笑可以提高內啡肽水平,強化免疫系統,增加血管中的氧氣含量。 蘇州榮格心理諮詢中心督導王國榮認為,笑對抑鬱症患者有很大幫助。 研究顯示,笑主要有以下「六大好處」。
(1)笑是特效止痛劑。
研究證明,笑是最自然,最沒有副作用的止痛劑。 當你笑時,腦中的快樂激素便會釋出,快樂激素是最有效的止痛化學物質,能緩和體內各種疼痛,因此一些罹患風濕,關節炎的人,也要經常笑笑,以減輕病情。
(2)燃燒卡路里,幫助減肥。
大笑是保持身材苗條的最佳方法。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,大笑 10-15 分鐘可以增加能量消耗,使人心跳加速,燃燒一定能量的卡路里。
(3)增強免疫力。
笑能令體內的白血球增加,促進體內的抗體循環,這都能增強免疫能力,對抗病菌。另外笑也有助血液循環,加速新陳代謝,給人很有活力的感覺。
(4)使心臟更強壯。
研究顯示,風趣幽默,喜歡與人談笑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低。 由於笑能使血液循環更好,血液流通可以避免有害物質的積聚,因而減少對血管的威脅,減少心髒病發生的機會。
(5)笑助人升職。
微笑讓一個人看起來有魅力,善社交,充滿自信,還能促進自我價值感上升,幫助人們有勇氣克服難關。愛笑的人最容易得到晉升。
(6)趕走壓力。
一個人大笑的時候,身體立即釋放「內啡肽」,驅走負面情緒,釋放壓力。強迫自己笑也能有同樣效果。
※小習慣,讓您笑口常開
奧地利科學家的一項調查顯示,現代人笑得越來越少了。 其實,要想做到笑口常開,就要有意識地做一些努力。
專家們建議可以培養以下一些習慣:每天早晨起來對著鏡子給自己一個笑容;遇到朋友,同事或者匆匆行走的路人,要盡量對他們微笑;多結交樂觀的朋友,遇到快樂的事情一定要與周圍的人分享,也耐心聆聽他人快樂的事情,因為笑能傳染。
如果你性格內向不愛笑,可以嘗試看些喜劇片或笑話,並嘗試講給別人聽;有顆豁達的心,凡事多往好的方面著想;強迫自己笑,慢慢地笑就會變成一種習慣。
※笑也要「有度」
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則進一步指出:高血壓患者放聲大笑,可能會引起血壓驟升,患腦溢血,腦梗塞等症;正處恢復期的患者大笑,可能會使病情反复;進食或飲水時大笑,容易使食物或水誤入氣管,導致劇烈咳嗽或窒息;外科手術,特別是胸腹部手術後不久的患者也要少笑。
如果你性格內向不愛笑,可以嘗試看些喜劇片或笑話,並嘗試講給別人聽;有顆豁達的心,凡事多往好的方面著想;強迫自己笑,慢慢地笑就會變成一種習慣。
※笑也要「有度」
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則進一步指出:高血壓患者放聲大笑,可能會引起血壓驟升,患腦溢血,腦梗塞等症;正處恢復期的患者大笑,可能會使病情反复;進食或飲水時大笑,容易使食物或水誤入氣管,導致劇烈咳嗽或窒息;外科手術,特別是胸腹部手術後不久的患者也要少笑。
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
認識!寶寶「流口水」4原因˙4疾病
在台灣傳統習俗中,嬰兒在約4個月大時,會有所謂「收涎」儀式,即是將一串餅以長繩纏繞,掛在寶寶脖子上,好讓孩子口水流不停的現象能就此終止。但若爸比媽咪們以為,小Baby的口水能經由儀式「到此為止」,恐怕就大錯特錯了!振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羅玉芳表示,因應寶寶進入副食品與長牙期,「口水量從3~4個月大後,才正要開始大增呢!」
Why?口水流不停
羅玉芳醫師解釋,剛出生的新生兒,分泌的口水量其實不多,「約僅有50c.c,僅夠滋潤口腔」,等到寶寶到了3~4個月大後,隨著生理需求發展與成長發育,1天約可分泌出200c.c左右的口水量。
亞東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謝明芸表示,一般來說,寶寶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,但唾液之所以滴滴答答流不停,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。
1、唾液腺發育,口水分泌旺盛
1、唾液腺發育,口水分泌旺盛
由腮腺、舌下腺、頷下腺所組成的「唾液腺」,是寶寶口水的製造、分泌來
源。多數寶寶在3~4個月大後,隨著唾液腺體發育漸趨完整,腺體分泌也就越來越發達。
2、吸吞不協調,口水容易外溢
對正步入副食品餵食階段的寶寶來說,由於口腔肌肉協調能力開始從單純的
「吸」,開始進接到較複雜的「咀嚼」與「吞嚥」,在寶寶吞嚥口水的功能尚未熟練,口腔吸、吞的肌肉功能還無法協調時,口水很容易從小Baby淺淺的口腔外溢蔓延。
3、餵食副食品,口腔刺激變多
依照對於營養的需求,小嬰兒到了約4個月大後,必須要開始接觸母乳或配
方奶以外的食物。當食物來源越來越多樣化,寶寶好奇心增加,會吸吮指頭或拿物品往嘴裡放,寶寶口腔內的唾液線也會因受到多方刺激,分泌較多口水。
4、乳牙新萌發,口腔再受刺激
大概到滿週歲之前,手裡拿著小方巾,追著小Baby猛擦下巴的口水,相信是
許多爸比媽咪最常做的事。謝明芸醫師指出,除了練習吃副食品時,食物刺激會讓寶寶口水狂流,長牙亦會刺激口水分泌。
謝明芸醫師解釋,寶寶大約到了7~8個月大後,因為將萌出的乳牙,會對牙齦與口腔內神經產生刺激,除了齒齦腫脹,會讓寶寶有不適反應;唾液腺也會因此變得敏感,唾液大量分泌,「這時期孩子外流的口水,會比之前更多、更明顯。」
小叮嚀
大部分孩子在1歲半,最晚2歲之前,在度過長牙階段,口腔肌肉運動功能成熟,吞嚥功能發展完全後,口水滴滴答答的狀況,就能得到緩解囉!
|
Cognition?口水功能多
儘管孩子或因口腔淺,或因吸吞能力不協調、與長牙、食物等外在刺激,導致口水流不停,但可別小看孩子嘴角那一串惱人的口水,滴滴唾液,可是在生理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功能與地位呢!
1、 幫助消化
羅玉芳醫師指出,「口腔」是啟動人類消化作用的源頭,唾液腺所分泌的唾液,內含多種酵素(如:乳糖轉化酶等)能分解例如澱粉等簡單酶類。當食物吃進口中,除了透過牙齒咀嚼,以方便吞嚥入喉;唾液不但扮演著潤滑食物吞入的推手,其內含酵素,更能帶來初步消化效果;而口水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A,還可供寶寶免疫保護。
2、 滋潤黏膜
因為唾液的存在,口腔內的黏膜組織,得以在潮濕、滋潤的狀態中得到保護,不至於因為過度乾燥而感到不適。
3、 協助吞嚥
唾液除了能有效為口腔內部帶來滋潤、保護效果,對於正處於學習吞嚥的寶寶來說,唾液分泌,有利寶寶潤滑咽喉,以便於吞嚥能力學習。
4、 清潔口腔
唾液能讓口腔長時間處在濕潤、流動的狀態,殘留餘齒縫或口腔內的食物殘渣,易隨口水流動帶走,能有效維持口腔與牙齒整潔;再者,口水也能在牙齒最外層的「琺瑯質」形成保護膜,能有效預防蛀牙。
5、促進成長
唾液的分泌量,除了隨著年齡增長會自然變多;食物的刺激,也能增進唾液分泌,而在味蕾的刺激下,有助提高寶寶的進食欲望,促進成長喔!
文章來源: http://www.mababy.com/knowledge/article.aspx?aid=D8ED364475E50B5C
訂閱:
文章 (Atom)
跟著GYMBO上學去~WELCOME WELCOME EVERYONE!!
跟著GYMBO上學去~WELCOME WELCOM EVERYONE!!
-
GYMBOREE創辦人瓊‧柏恩絲(Joan Barnes)在幼兒早期教育領域樹立革命性的理念:幫助嬰幼兒在自身家庭之外,建立良好親子關係並發展與其他孩子間友誼的革命理念,和迪士尼的創辦人華特‧迪士尼(Walt Disney)、籃球之神麥可‧喬丹(Michael Jordan)...
-
寶寶的健康成長就是媽媽最大的心願,也同時希望自己的寶寶比同齡的小朋友發展得快。寶寶的智力發展與左右腦均衡發育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,所以媽媽就開始可以訓練孩子的右腦。 右腦“充電”要早 長久以來,大多數人都慣用右手,寶寶也從小被訓練使用右手,這樣,左腦就較常被操練,同...
-
玩出孩子的大未來!! Play for the Future 天下父母心,爸爸媽媽總是希望給自己的小寶貝最好的教育,但是 0 歲到 5 歲的孩子到底應該學習什麼 ? 傳統的東方式教育概念,總覺得...